提到中国的苏绣,就想到娇古苏绣已坚守十年传统苏绣,开发设计的新款受市场欢迎,制作的大型刺绣屏风及工程项目,因良好的品质的售后服务,而被人赞誉。 娇古苏绣总经理张奇伟表示,坚守中还要有创新,而娇古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正是源自于其始终坚守的品牌创新精神。  苏绣针法繁复,气韵生动,有如同画作般栩栩如生的写实感,但又比其多了几分立体的优雅,这使得其日渐成为彰显装饰品位和个人气质的特殊名片,受到大众的普遍青睐。而对于收藏爱好者而言,国内苏绣拍卖行情广阔,风险相对较小,投资潜力巨大,相互作用下导致国内的苏绣产品市场自2008年以来就一直不断火热。 据了解,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国内一、二线城市,苏绣在工艺品市场的占有率已达到68%,年交易额更是高达数亿元,也有专家表示,2014年保守估计国内每件苏绣的平均拍卖价至少早30万元以上,持续热销的风行之势显而易见。  与此同时,传统工艺重唤生机,消费群日渐增多的市场前景,也让苏绣厂家们蜂拥而至,都想趁着形势大好实现利益暴涨。于是伴随着竞争日趋激烈而出现的价格拉锯战抬价赢市的行业乱象也屡见不鲜,让消费者真假难辨,精品难寻。 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张奇伟表示不奇怪:传统苏绣目前的行业创新性太差了,千遍一律的图案和色调充斥市场,大家都一样的情况下,要想有好的销量相当难,所以厂家都在拼价格,大打价格战! 然而,面对这一行业的整体风潮,娇古苏绣却大胆地喊出了不打价格战的承诺,旗下全部的苏绣系列产品均保证以正规、合理的价格面向消费者,绝不轻易随市场闻风而动。在娇古的决策者们看来,价格战也许会在短时间内带来销量增长,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劣品充斥良品难行,导致消费者失去对品牌的信赖和品牌自身形象的尽毁。 娇古能够走到今天,靠的绝不是什么价格营销术的运用,而是我们始终在坚守自己的创新之路,并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做市场没有的苏绣,走同行不敢走的贵新路线。我们选材创新,绣法创新,包装营销创新,给客户的不是简单的标着价格的产品,而是关于苏绣的高端服务体验。张奇伟说。 在这一进程中,娇古苏绣以其精湛的刺绣水准和可靠的产品质量成为行业的严格要求,对他们而言,创新已不仅仅是一种精神,而是一种落地到企业每一个运行环节的追求。 绣品求新,包装革新,娇古以创新助力发展 作为中国苏绣领域的坚守者和传承者,娇古苏绣多年来始终走在行业发展的前沿,给传统的苏绣市场带来了不断涌现的生机。近日,这个勇于挑战的品牌再次对外宣布,将推出拥有新款的苏绣包装,以打破国内苏绣品长期以来的无品牌,无包装,无标签的三无现象,对此,有业内人士坦言道,这将是中国苏绣发展史上的一次革新。 
现在传统的苏绣普遍包装简单,没有品牌标签,造型单一、古板,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档次感和正规化,不仅拉低了产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也很难扩大市场销量。一位资深的苏绣品销售人士指出。 据悉,在娇古面世的数款新包装中,创新运用了唐装对称盘扣的别致设计,与中国古典的祥云、花卉图案交相辉映,完美展现出苏绣源远流长的古韵典雅。而明黄,亮紫的包装盒色彩大胆、鲜艳,更是为苏绣凭添了几分贵气和时尚。 除了在包装上革新求变之外,娇古也从未停歇对于绣品本身的创新追求。 2014年,公司的工艺美术师们以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设计出数十款全新样式的双面绣作品,以多达50余种的复杂针法和花线精确到1/16的如丝细腻,将苏绣的工艺艺术演绎到巅峰。而这些突破自我的新款双面绣,也已成为市场的畅销品,受到了多家主流媒体的关注。 与此同时,娇古还在绣品产品造型及题材的选取上推陈出新,以更符合现代人审美的图案寻求产品创新,改变了过去苏绣大幅复杂而不精致,缺少艺术味的现状,让苏绣的艺术魅力之中更加渗透进装点生活的高雅情趣。 今年换了新包装,推了新品后,销量不断攀升,而这些创新举措也让娇古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在市场上独树一帜。张奇伟如是说道。 抓住现象的本质,才能从根源处逆势而上。娇古苏绣坚持传承和创新的发展模式。 媒体报道: 以创新助力发展,娇古苏绣引领行业新风尚 网易http://news.163.com/14/1009/14/A84CAQK100014SEH.html 科学中国http://science.china.com.cn/2014-10/09/content_33711784.htm 搜狐http://roll.sohu.com/20141009/n404945521.shtml 南海网http://www.hinews.cn/news/system/2014/10/09/017019136.shtml 中国商报网http://www.cb-h.com/news/yl/2014/109/141099606HB9CD8619782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