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生活在繁华喧闹的城市,我们内心深处渴望着一种田园式风景。坐落于苏州古城的娇古苏绣,就是一张静谧祥和的风景画。
.jpg)
苏州的环秀山庄区别于其他苏州园林之处是它的叠石,它以方寸之地的假山叠石而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陈从周这样描述环秀山庄:园初视之,山重水复,身入其境,移步 换影,变化万端。空山不见人,清泉石上流,一个安静的所在。环秀山庄如此秀美的山水空间,娇古苏绣才得以精湛刺绣艺术,细腻传统风格,不羁创新精 神,独步江南,名扬天下。
小桥,流水,人家,园林,昆曲,美食。古典格局,诗意江南。二千五百年的苏州文明熠熠生辉。从图腾到纹身,从纹身再到刺绣,苏绣艺术的历史发展可谓源远流 长,最早关于“苏绣”的文字记载是苏州虎丘云岩寺出土的北宋刺绣经袱。宋代山水、人物、花鸟凭借着刺绣工艺在经袱上闪烁。
苏绣,是江南女孩一生中最美丽的情结。那些绣花用的绷布、绷架、苏针、花线,它们依恋的目光永远不会离开水灵如草清澈如花的江南女孩了,任伊老了,在江 南,它们的目光也不离开。这是刻骨铭心的爱情啊,苏绣对江南女孩是天荒地老般的爱情。过去的苏绣以实用为主,江南女孩绣绣被面、枕套、手帕、荷包,一生的 时光就在绣花中慢慢过去,到老了,她们被人称为“绣娘”。上世纪五十年代,双面绣在传统技艺上进一步钻研、创造,标志着苏绣艺术品时代的到来。江南女孩终 于羞涩绵绵手拿绣品,款款走出自家庭园。见过她们的人都说:真是一个标致的女孩,国色天香也不过如此。女孩回首嫣然一笑时,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苏州有一种 工艺名叫苏绣。女红之巧呵,十指春风。
.jpg)
走进娇古苏绣的展厅,我们惊叹于陈列室里作品的浩繁与精致,先来看传统题材的作品。花鸟绣是苏绣传统产品,它是明清时期闺阁绣的延续。苏绣工艺品《小 猫》、《金鱼》曾在国际上得奖,《小猫》的名气在于猫眼用二十六种不同颜色的丝线绣成;《金鱼》的辉煌则是鱼尾最细处仅用一根线的四十八分之一。苏州各大 旅游景点也屡见小猫金鱼的姿态,如何摆脱苏绣工艺品的匠气,使俗气的工艺品成为震撼人心的艺术品,这是娇古苏绣多年来苦苦研究的问题。看,这幅现代 刺绣艺术品《猫》。同样是猫,传统的猫讲究具体,形象,栩栩如生。而我们面前的两幅《猫》:一幅白底白猫,一幅黑底黑猫。猫在哪里?猫在白色里,猫在黑色 里,猫在你无尽的想像里。想像之上,具象已与抽象结合起来,达到了艺术升华。同是苏绣作品,构思变了,功底却不改,《猫》作品之外给人的联想可谓余音袅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