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位列中国刺绣四大门类之首,苏绣发源地镇湖的“刺绣经济”年产值达30亿元。一直以来,绣娘的文化水平偏低,苏绣技艺“学徒式”的传承模式比较封闭,苏绣面临着原创不足的忧患。为突破这一难题, 2006年镇湖街道与省属公办高等艺术院校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方联办5年制苏绣大专班,在镇湖当地招收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同时又具备一定刺绣基础的学生到工艺美院学习,培养具有扎实文化和艺术功底的刺绣人才。
首批苏绣大专毕业生有10名女生和2名男生。 5年来,苏州工艺美院挑选了多个院系的优秀老师教他们学习色彩基础、书画创作、艺术鉴赏、计算机辅助设计、创意表达等艺术基础,通过主题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并由刺绣工艺美术大师教授他们针法技艺。
王建良认为,在这种突破传统的开放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学得多、起点高,不仅具备了扎实的美术功底和刺绣技艺,还有能力根据苏绣的技术特点进行题材原创和艺术发挥,他们将成为促进苏绣艺术百花齐放的中坚力量。据了解,在校期间这些学生已在省刺绣协会举办的“艺博奖·银针杯”刺绣大赛中夺得了金银铜等多个奖项。截至目前,还有两届共计26名刺绣专业大专生在读。
科班绣娘绣郎踏上工作岗位后,业内对他们也寄予了厚望。苏州刺绣研究会副会长张梁生认为,随着一批批新鲜血液的注入,苏绣作品有望涌现更多自主创意设计的原创性作品,助推苏绣这一传统文化产业加快转型。 |